吴兴沈氏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家族

吴兴沈氏是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家族,其虽既非中原南渡之高门大族,也算不上是江南土著的甲第豪门,但却涌现出许许多多名重一时、才智超群甚至左右政坛的杰出人物。

从东汉到南朝500年间,吴兴沈氏子孙蕃衍,人才辈出;尤其是在南北分裂、社会动荡的东晋南朝时期,沈氏宗族中更涌现出了一批杰出人物。据宋左文质《吴兴统记》引《沈氏先贤传》称:沈氏“子孙见史者一百五十八人,三十八人有正传,一百二十人附焉。”其中不乏对时政影响举足轻重者,吴兴沈氏也由此从一个地方强宗逐渐演变为对政坛颇具影响的南朝名门。[1]

中文名

吴兴沈氏

兴起年代

东晋及南朝时期

所处地域

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

东汉时期

吴兴沈氏源于东汉沈戎,字威卿,祖籍徽。汉初,为光禄勋,九江从事,累迁济阳太守。后汉建武中(56-57),曰降强贼尹良,帝刘秀嘉其功,封“海昏侯?,辞不受,乃避地徙居会稽郡乌程县日余不乡,遂家焉。后述善侯以卒,时在永平元年(58),葬乡之金鹅山。自晋宋齐梁下,凡余不之沈,皆其所出。

魏晋时期

三国时,沈氏宗族也有不少名重一时的人物。东晋时,属武力豪宗的沈氏宗族,拥有私人武装和相当强的经济实力。沈充(?-约324年),字士居,吴兴武康人,晋代官员。出身于吴兴沈氏豪族,少习兵书,颇以雄豪闻于乡里。深得王敦器重,荐为参军,任宣城内史。敦有不臣之心,充讽谏不从。太宁二年(320年),王敦阴谋篡位,约沈充共同起兵,敦兄王含亦催促沈充会师。明帝将伐敦,遣其乡人沈祯谕充劝阻,许以为司空。沈充拒绝,率部1万余人兼程北行,与王含会合。因为王含按兵不动,沈充军队被晋军击败,逃到旧部下吴儒家中,被吴儒杀死,传首建康。

刘宋时期

刘裕自寒庶因军功起家,登上皇帝位,从而为中下级士族甚至寒人提供了凭军功和能力与高门士族分享统治权的现实可能性。沈氏宗族乘此千载难逢之良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一批卓越人物脱颖而出,活跃于南朝政治舞台达170年之久。在宋文帝世,沈氏宗族中最显贵的是沈充一支的后裔沈演之,因其“尽心于朝廷”而受宋文帝器重,任侍中,领右卫将军,成了东晋南朝吴兴沈氏中进入机要中枢的第一人。宋孝武帝朝,沈氏宗族中又有沈庆之贵盛莫比。

萧齐时期

在萧齐之世,沈氏宗族中以武将著称者是沈庆之之子沈文季。文臣中著名的有沈文季兄子沈昭略,历任御史大夫、侍中。沈怀文三子沈淡、沈渊、沈冲,同任御史中丞,史称“兄弟三人皆司直,晋宋未有。

梁陈时期

在侯景之乱的动荡岁月,沈氏宗族又获展示才智武功的机遇。如沈恪,曾招集宗族子弟赴援建康,后来投靠陈霸先,自陈朝初创直至陈后主时,历任内外要职。陈虽是南朝版图最小、国力最弱的一朝,但却是沈氏宗族最显赫的一朝,沈家出了两个皇后,有五人尚公主。史称:陈后主“昵近群小,皆委之以衡轴”。中书舍人沈客卿专掌军国要务,“以裒刻为功,自取身荣,又存国计”。御史中丞沈是陈文帝沈皇后的内侄,“奸佞诌惑”。隋灭陈后,将沈客卿等五“佞人”,“并戮之于前阙”;将沈等四“罪人”,“流亡远裔”,以谢陈地百姓。至此吴兴沈氏也开始走下坡路,其长盛不衰的势头暂告一段落。

吴兴沈氏

参考资料

1.吴兴沈氏 · 北晚新视觉网(引用日期:202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