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期 中国高校向美国高校学习的产物

小学期,是中国高校向美国高校学习的产物。一些大学对这个为期只有短短一月左右的新生事物寄予厚望,期待它能承担起众多沉重的使命。正如有的高校在其官方网站上雄心勃勃地表示,开办小学期是为了“加强课程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国际性”。

中文名

小学期

外文名

Small semester

由来

更多的是解决传统二学期制

管理

开放性、国际化、服务性

开设院校

厦门大学、河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

由来

2004年6月,北京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推出小学期,希望与国际接轨。当时,主管教学的林建华副校长曾邀请20多名学生代表畅谈“小学期”和其他教学改革问题,他透露学校开设“小学期”的基本想法,就是希望利用暑期给同学们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同时,也向社会贡献出北大的优秀教育资源。

但在6年后的今天,北大校方的这个“基本想法”似乎并未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

面对记者提出的“为什么选读小学期”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个接受采访的北大学生首先想到的理由都是“凑学分”。这些同学声称只是为了缓解正常学期的学习压力,决定把一些学分“匀到假期去”,以获得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小学期变成凑学分工具,显然有违北大校方的初衷。

赵华是北大中文系大二的学生,正在为本科毕业后出国而努力。这个暑假他因为要上GRE班强化英语(论坛),便“顺便上一下小学期”。赵华坦率地表示:对小学期里“随便选的课,不期待有什么收获,学分挣到了就行”。

记者在北京三所高校中采访发现,学生们对小学期的不满,主要原因在于它的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08级的胡兵称自己“已经在课堂上昏昏欲睡地度过了大半个月”。他说,由于小学期的课程设置和平时基本没有差别,授课方式也还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多数同学对暑期学校的课程并无新鲜感。

在与北京大学一条马路之隔的清华大学,不少接受采访的同学表示在小学期里的收获其实“挺水的”,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在该校基础科学班本科二年级的王月眼里,“小学期就跟假期差不多,听听课抄抄作业,打打游戏睡睡觉,其他时间陪陪女朋友,混过去就放假了”。有人甚至还抱怨,小学期占去了暑假的一半时间,导致自己没有机会出去实习。

很多同学都表示,如果小学期和大学期的差别只在于时间上的缩减,授课方式没有新意的话,它就会成为学生们的负担。

在清华大学一间堆满了汽车零件的教室里,汽车工程系的仇斌老师告诉记者,21年前,当他还是一名本科生的时候,就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暑期学校,在闷热的教室里学习BASIC语言,“听教授讲着基本听不懂的内容,想着其他学校的同学都已经在享受清闲的暑假,感觉比较痛苦”。如今,他成了老师,就不想让自己的学生在小学期里重蹈老师的覆辙。

“我不要求考试,主要是弥补同学们平时课堂实践的不足。”他指了指教室里堆放的零件说,“我会辅导大家如何装配汽车零件、拆装发动机等,并以小组形式上交作业或者参与答辩。”这门课程较强的操作性调动起了学生们在暑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还是和平常一样,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在小学期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就无法达到。”仇老师说。

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与中国学生共同参与为期一个月的小学期、聘请国外大学教师授课及全英文的授课方式,这是多数开设小学期的高校彰显其国际化的标志,但记者发现,学生其实更关注“考不考试,作业多不多,要交几篇论文”,这是他们在选课时的主要标准。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最主要的还是得过了考试。”北京大学法学系的小陶告诉记者,“可能是观念还没转过来,遇到不好过的课程就想着怎么能通过,如果考试太好过,大家就又没了积极性。”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表示“能理解学校煞费苦心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但说起看似国际化的小学期遭遇应试教育模式的现实,却也很无奈。“总得先把作业做了,考试过了,其他的有时间再说。”

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李老师,此次受邀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互动广告研究课程。“上我的课不用考试。”他说,“我就像一个导游,带领大家乘坐巴塞罗那的观光巴士,任何一位学生都是车上的乘客,当他们想下车在自己感兴趣的景点走走时,我再给他们做详细的解释,引导他们深入游览。”

这名“导游”在前几节课,向学生们展示了许多他们在国内不曾见过的广告学前沿案例及研究思路,学生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关方向和领域,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作深入的研究,最后提交论文。

最后两节课,李老师坐在学校的咖啡屋里,一对一地与上交了论文的同学进行交流。“我点评他们的论文,但其实还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坐在同一张桌子旁,像朋友一样聊天,这样我可以知道他们真实的想法”。李老师说,“和平常一样的课堂,很难抓住学生的心。我们希望在不给同学们过多压力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拥有自己的研究成果。”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戴维·贾斯珀教授,此次在人大的暑期学校里为40名大学生讲授《西方文化概论》。这位对《圣经》有很深造诣的教授评价他的这些中国学生“都很勤奋”,每天都会认真地完成课程规定的阅读任务。但他也坦率而委婉地提出了批评。“他们都很努力,但是有时候太努力了,比较缺少批判性思维。”戴维·贾斯珀教授说,“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提出不同于我的意见,与我进行争论,也许中国学生比较含蓄,他们很少会这样。”戴维·贾斯珀先生可能不了解,中国高校的众多老师在课堂里并不鼓励这种争辩,他们无法帮助自己的学生培养起这样的学习习惯。

虽然最初对“小学期”有抵触情绪,但26天的课上完后,人大的小陈和他的同学都承认感受到了国外高校的学术氛围和独特的授课模式,只是“如果将这种方式也融入平时的教学中,才是让我们真正变成国际化人才的最佳方式吧”。[1]

动机

1.小学期改革,更多的是解决传统二学期制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问题。二学期制是根据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和实际办学需要制定出来的,它经实践检验并沿袭多年,但在现代教学环境下,其弊端也日益明显,如课程节奏慢,教学科研效率低,辅修和双学位制难以有效推行,使得优质教育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和实现共享。

2.更多高校的小学期瞄准的是实践特色。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更趋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多数用人单位招聘时总以“有经验者优先”,加强在校大学生的实践训练显得十分必要,但在传统二学期制模式下,学生参加实习锻炼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需要让实践教学系统化。一方面,原来学生的实习时间过短,有些企业单位不愿意接收短期的实习生,学生也很难在短时间里学到知识,实际效果很不理想;另一方面,注重实践特色的小学期可以弥补正常学期教学的缺漏和不足,如学习银行前台业务的学生需要练习点钞,平时在课堂上根本没法安排,但小学期则非常合适。

管理

开放性、国际化、服务性,是小学期的管理目标 。

在这方面,北大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应的管理规范,如研制使用网上注册选课系统和费用支付体系,方便校外学生选课、交费。学校还利用暑期宿舍的修整和维护时间,尽可能地为校外学生提供廉价的学生宿舍,并逐步提供图书馆和网络服务等。

开放小学期课程还建立在学分互认的基础上,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学生通过申请经核实、转换,便可把成绩转入在校成绩单。在国际性方面,北大除了把国外知名学者“请进来”,还出面联系并派学生参加国外知名学校的暑期学习。在学分互认制度的建立及学校的鼓励下,学生自行前往美、英、日、韩等国家的高校上暑期学校的人数逐年增多。

即使是众多只对校内学生开放的高校,小学期课程灵活开放的理念特性,决定了它“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学分制、教学计划、学期收费等,都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再如教室的使用、学生的暑期服务、教师的工资补贴等,都无疑会加大学校的管理压力。

安排学生到企业单位实习,对于小学期里自行选择实习单位的学生,学校还安排老师进行跟进、监督,对学生的实习情况有比较严格的管理和考核标准,其成绩将作为必修学分纳入管理,如果成绩不及格,将直接影响毕业。

而随着实践型小学期的开展,学生的安全问题也日益成为高校管理的难题。学校在组织学生集体外出实习时总是提心吊胆,有些学生的安全意识并不强,企业一般也不为学生购买保险,学生的安全保障只能依靠学校,一旦出了事,学校就得承担相关责任。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愿意接受学生实习,这样才有利于小学期的健康发展。

学期制度改革,不是教学时间的简单调整,也不只是出台某项规定或拿出某个方案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并且不同高校的学期制改革也不可能整齐划一。对于目前国内高校又一次兴起的小学期热,这是值得期待的一种趋势,如果更多的暑期学校建立起来,那将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开办小学期切忌跟风,每所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来确定小学期的模式,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她表示,教育教学改革最怕的是一哄而上,对于学校的学期制改革,行政部门和社会对此应该更加宽容。

专家建议

1、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关键时刻,提前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专业岗位的认知实习,感受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了解本专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经过认知实习学期的锤炼,学生对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有更多的思考,有利于规划未来,在专业方向的选择上、在课程模块的选择上会更加理性。

2、从学校人才培养角度,可以针对学生在认知实践中的不足,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对学生未来就业、工作乃至终身发展有帮助的课程(包括实践环节),减少或删除脱离实际的课程,并且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改进专业课教学方法,使学校的教学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符合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

3、开展认知实习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过去学生只有到毕业时才有机会接触到社会、生产实践,由于学生临近毕业,学生既要完成毕业论文,又要找工作,毕业实习的效果难以达到,开展认知实习将会使学生尽早地接触到实践,使学生在校实践学习和锻炼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左右。

4、开展认知实习还可以有利于企业寻找合适的人才,有利于企业较早跟踪观察学生,从而使企业挑选到认同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各生产环节,忠诚企业的、品学兼优的理想人才,因此,也深受企业的欢迎。

5、要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将其纳入学校的整体改革中,嵌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切不可不顾学校的实际,一味地模仿,一哄而上。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应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先在一个院(系)试点,等时机成熟了再在全校推广。学校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具有操作性,注重质量监控,将任务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不仅要有实习大纲,还要有考核办法,实习结束后,要让学生进行答辩、交流。

开设院校

序号

开设高校

1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3山东科技大学
4哈尔滨工业大学
5西安交通大学
展开表格 参考资料

1.美国制造“小学期”在中国高校水土不服 · 腾讯教育(引用日期:201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