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夏布 江西传统特产

万载夏布,俗称“鸡鸣布”,也叫“扁纱”、“生布”,为江西传统特产。

宜春周边地域多县有产,尤以万载产最为著名,故统称万载夏布。其生产可追宗溯源至东晋后期,距今已有1600余年历史。唐朝时已被列为贡品,后万载夏布大量出口,每年仅销往朝鲜就达几万捆,清朝《万载县志》载:光绪三十三年,产额达一万八千担,全县有一千多家大中作坊生产夏布。经过世代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万载夏布的制作工艺日趋成熟,夏布既刚又柔、色泽诱人,“嫩白匀净,通行四方,商贾幅辏”。《万载夏布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文名

万载夏布

别名

鸡鸣布

收藏地

宜春

起源地

中国

特点

既刚又柔、色泽诱人

产地

江西

作品内容

夏布因轻柔胜丝,避暑爽身,实为暑天衣料佳品而得名。夏布原料为苎麻,苎麻经过传统手工劈成细缕,并拈成细纱,称为“绩麻”;再经整经、上浆后,用木机织造称之为夏布。有本色、漂白、染色或印花等多种,夏布有生夏布和熟夏布之分,由于苎麻纤维与棉花纤维相比较无法用现代化纺织机械加工,只能靠传统手工技艺生产,用途随织物品种而定,例如,纱号较小(纱支较细)、条干均匀的,适宜作衣着、工艺材料用;纱号较大的(纱支粗硬)、组织疏松的,多作蚊帐、滤布等用。现手工夏布仅在江西、湖南、重庆、四川等范围内少数地域有产。

规格

以前夏布规格有400扣、600扣、800扣、1200扣不等,阔幅800—1200扣为细色,600—800扣为中色,400—600扣为粗色;窄幅650—800扣为上等,500—650扣为中等,340—500扣为下等。以每平方英寸内纱的密度为标准,100根纱以上为高档,80—100根纱为中档,60—80根纱为低档。一般每匹长74尺(24.6米),阔幅宽为1.8尺,窄幅宽为1—1.5尺不等。

创作背景

地理位置

万载

万载县位于北纬(27°59′37″~28°27′48″),东经(113°59′13″~114°36′11″)之间,总面积1719.16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为10.6平方千米,东南方靠近320国道,东北、西南分别靠近323、312省道,是中国江西省宜春市所管辖县。

万载县殷商时期属吴,战国初期(公元前432年)属越国,公元前333年属楚国,秦汉时期归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豫章郡,设立建城县,万载为建城属地。1949年7月16日万载解放,7月21日成立县属袁州分区管辖1959年1月改属宜春管辖至今。

起源

中国麻纺织的历史比丝绸更为悠久,古人最早使用的纺织品就是麻绳和麻布,大麻布和苎麻布一直作为大宗衣料,从宋到明才逐渐为棉布所替代。《诗经》上说:“东门之地,可以沤苎。”说明二千六百多年前的周代,就已用自然发酵方法加工麻料。三国时吴国陆机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书中记苎麻“缩根地中,至春日生不岁种也”。这时苎麻的特性就已为人们所认识,积累了种麻经验。在古代麻纺有搓法和绩法。原始的麻纺是由手搓开始的,苎麻纤维长而强,多用绩法成纱。先用手指将脱胶后的纤维粘片分劈成细长的麻丝(缕),然后逐根拈接。

夏布生产历史悠久,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东晋以后,汉人多从西北黄河流域渐次向东南长江流域移居。江南一带,沃野千里,蔓草丛生,蚊虫、飞蛾等繁殖极盛,漫天飞舞,穿户入室,扑入眼鼻,夜则扰人清梦。据传当时万载有一农人名叫蔺思源,发明一种驱避蚊虫之法,采取长叶杂草,编成帷帐,张挂床上,使蚊虫之类不能飞入。但杂草质脆,不耐久用。蔺思源一日于草类中发现一种富强韧性的枝条(苎麻),将它的外皮剥下,用以编制帷帐,效果良好。此后,农民逐渐改进绩麻之法,专取纯洁之纤维,用以织造夏布。

织造

万载夏布,俗称“鸡鸣布”,也叫“扁纱”、“生布”,是江西传统特产。产地主要有万载、宜春、萍乡、分宜、上高等县,尤以万载产最为著名,故统称万载夏布。生产追宗溯源可到东晋后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唐代时,夏布被列为贡品。《万载夏布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制作

万载夏布

分绩纱与织布两大部分,细分工序达几十道之多。夏布之纱,尽属女工绩麻而成。先剔去黄黑点,将麻排成一片,多用山间清泉漂洗,或用黄牛屎水浸透,后用清水洗净,清晨辅在草地上,愈早愈好。白天略加日晒风晾,并时时泼些清水。日光当午,会晒死色。未至午时,须放置背日处凉干或收起,次日重复,经多日反复漂晒,苎麻色泽雪白夺目。此后将麻拆开,用五指圈成小圈,绩时清水浸透。绩纱是件需耐心细致之事,用手工将湿麻劈成细缕,并拈成细纱,一般一天能绩二、三两纱,精工出细活,如若要绩出高扣数精品夏布之纱,几天难绩一两纱。传闻早年为了获取高档精品夏布,专请心灵手巧之细姑妹子绩纱,且不能让绩纱之姑干粗活,不能烧茶做饭,以免手皮粗糙,难出好纱,精品之纱高达几块银元一两,传统夏布工艺的质量比拼要求之高由此可见一斑。精细夏布应在1200扣左右,手工很难织出如此精细的夏布。

织布有经纱、刷浆、上机、织造四道工序。其中以经纱、织造为难。如手艺不精,会断纱,既费时,又多出劣品。经纱多男人,在阴凉的地方,将纱丝丝入扣,用细白米浆刷纱。织布多女工,织时亢热、严寒都不宜,霜风起后须避入土洞,以防纱线燥断;亢热之际,织布畏风,多蔽窗户。布成之后,经检验修整后分匹存放。

作品鉴赏

夏布有纱质轻软,经纬咸宜,边缩平整,编织均匀,色泽清香,不易皱折,不易变形,易洗涤,凉爽清汗等特点,唐时曾列为贡品。

捻纱

历史上万载夏布有两大特点,他埠不及,1940年《万载县志》记载,万载夏布有两大特色:一为苎麻质量坚刚,山间多清泉,浣濯便利,天然制造,无俟药品参加其间,自然化刚为柔,表现雅洁之色;二为成布之后它处用硫磺烟薰,以求一时之美色,万载则历来严禁,故愈服则色愈出。

作品影响

旧时主要用作夏秋服装、蚊帐、滤布等。解放后,主要用作帐布,穿着较少,改革开放后,国内用量渐减,主要供出口至日本、韩国、东南亚,也有部分出口至欧美,外销布中的上品经再加工处理可做高档西装面料,其余的主要用来做床上用品、褥垫、墙布、门帘、工艺品、工业用布等用途依然广泛。早年在万载、宜春地区夏布还曾用来做生布漆器中的胎布,现虽无人再做,但旧的精美漆器还偶然看见。当前国内也开发出夏布画、折扇、屏风、绣花手袋、绣花桌布等多种工艺品,也广泛为人收藏、出口欧美。

历史传承

万载夏布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它以“柔软润滑、平如水镜、轻如罗绡”誉满全国,远销海外,被称为江西三大特产之一。

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万载县的夏布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万载县万载双志夏布厂厂长宋树牙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万载夏布织造技艺的传承人。

版本信息

万载夏布

夏布虽以万载产最著名,但周边县市也有大量生产,如宜春的三阳、分宜的杨桥一带产量甚至超过万载。据有关史志记载,明嘉靖以后,福建、广东两省百姓因避战乱,部分流入万载搭棚定居(史称棚民),对促进夏布生产作出了贡献。他们“利用土著不耕之高岗山谷,以从事垦殖,用来种麻种青,至今功犹在焉”。明代,全县约70%的农户从事或兼营夏布生产,县域经营夏布的商号上百家。清代,本县有1000多家作坊从事夏布生产。县志(道光版)载:万载夏布“嫩白匀净,通行四方,商贾幅辏”。光绪年间,年产阔幅夏布万卷(每卷23匹)左右,窄幅5—6千卷,行销江苏、浙江、湖北、安徽等省及朝鲜、香港、东南亚等地。

民国初期,万载私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以夏布、花爆、表芯纸万载三大土特产的手工业产品进一步扩展了市场,特别是在1921—1926年,万载私营工商业进入鼎盛时期,全县夏布作坊上千家,经营夏布的行庄近二十个。这几年万载三大土特产在国内国际市场销路甚好,年销各种夏布36万多匹(最高的1924年近80万匹),花爆10万余箱,表芯纸30万担,为“富万载”的美名奠定了经济基础。

夏布工艺品

在日本侵华、抗战、内战期间,世道动乱交通受阻,加之洋布日益增多,夏布店行纷纷倒闭,产量逐年下降。建国后,地方政府从多方积极扶持夏布生产,1950年产3.27万匹,高扣精细布及少,1953年产9.79万匹,此为解放后最高年产。后因自然灾害、文革等多种原因,产量又逐年下降。改革开放后,外贸出口激增,夏布外销出现了一个高潮,主要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地。

千百年来,夏布的几度兴盛承载着万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贡献与荣耀。由于现代科技与工业的发展,夏布生产、消费暂时处于低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观的改变,崇尚绿色自然、返朴归真意识提高,再加上现代纺织印染工艺,夏布这一传统产品必将再展新姿,再现辉煌。

重要展览

1936年万载夏布参加粤、湘、鄂、赣特产联合展销会,江西省运杭展销会和1942年江西省国货陈列馆特产展览会,均受好评。